7月15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组建的“AI科普”志愿服务团深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冷碛镇,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活动。服务团通过AI防诈演示、数字技能培训、气象防灾科普课堂等形式,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高原乡村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惠及当地村民、学生及基层工作者超500人次。

服务团成员首先通过短视频演示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豆包、Deep Seek、Kimi 等智能体在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场景的应用,期间还邀请村民亲身体验智能体的简单交互,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 AI 技术带来的便利性。

随后,服务团成员结合真实案例为村民们系统讲解了防诈知识,深入分析了AI换脸、语音克隆、虚假信息生成等典型诈骗手段。在互动环节中,使用 AI 换脸软件,选取村民提供的静态照片,生成模拟动态视频,清晰展示了换脸技术的原理;通过语音克隆工具模拟亲属常见话术(如 “帮忙转钱”),引导村民辨识异常语音特征(如语调生硬、表述模糊),进一步强化了村民们的防诈警惕性。随后,服务团向村民发放了精心制作的“防AI诈骗宣传手册”和“防诈知识宣传单”。


从课堂到乡村,从增长见识到未来赋能,人工智能学院以AI为笔,努力绘就一幅科技助农、教育兴乡的生动画卷。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AI+乡村振兴”帮扶实践,让更多高原村落共享数字时代红利,为建设现代化新乡村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