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绘红乡,芯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农业产业调研活动,分别前往四川芝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武胜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武胜大雅柑全产业链运营中心及武胜大雅柑生产基地,深入了解了食用菌、桑蚕和柑橘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实践成果。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四川芝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其创新的"桑-菌-肥"循环产业链。该模式通过"叶养蚕→枝生菌→渣作肥→肥育桑"的闭环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在武胜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实践团详细了解该园区蚕桑养殖的创新做法。通过引入智能养蚕机器人、环境调控系统与蚕茧检测设备,自动完成喂桑和消毒工作,精准控制环境参数,提升管理效率。

随后,实践团来到武胜大雅柑全产业链运营中心,考察产业发展现状。运营中心通过引进自动化分选设备和新型包装技术,实现产品精准分级和品质提升,后续将通过完善冷链物流、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后,团队参访了四川兆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园区采用"九里香+黄板"物理防虫与无人机精准施药相结合的方式防控害虫。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不同农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技术,也见证了农业产业在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生产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创新突破。实践团成员充分认识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未来,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促进地方农业产业智能化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