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正文

区块链产业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日期:2024-03-18     点击:[]

何晋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何晋,男,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生、工学硕士。

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数字化智能治理、区块链共识机制


个人简介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3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英国斯旺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电子学会(CIE)高级会员,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


论文发表情况


KNN-Based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Better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n Blockchain as a Service (BaaS) Systems. Electronics. 2023; 12(6):1429.

基于IEEE 802.11p的车载自组网MAC层接入算法RLBSA,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44(5):674


科研项目情况


1.多层次多模式的高校创新方法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与示范项目,科技部(2017IM030100);

2.数字人民币电子支付工具应用场景开发,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委托项目;

3.基于区块链技术平台的信息征集与分发平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委托项目。


联系方式:hejin@cuit.edu.cn



邹茂扬副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邹茂扬,女,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研究方向:

1.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形图像处理与计算成像

2.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习分析(大数据分析)


个人简介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访问美国Troy大学。CMOOC联盟四川省工作委员会理事委员,CCF/ACM会员,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专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曾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青年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文发表情况

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7篇,卓越期刊1篇,CSSCI检索1篇。出版著作3本。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多项企业合作横向项目。

主要科研项目:

1. 广义中医经典名方智能辅助遴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534)

2. 基于贝叶斯增强学习的自适应奖赏学习策略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806029)

3. 医学影像后处理——智能配准核心技术研究(23NSFSC1099),四川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多源数据的标准剂量PET预测方法研究,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重点)

5. ECG心电监护平台,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6. 信息系统监控与管理平台,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

7. 四川省大数据产业目标和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

8. 智能会议及智能识别(AI)平台,横向项目

9. 人脸识别引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横向项目

10. 临灾避险精细化气象保障项目,横向项目

11. 智能视频监控平台,横向项目

12. 智能防栓卫士系统,横向项目


联系方式:Zoumy@cuit.edu.cn


刁仁宏副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刁仁宏,男,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本科,硕士。

学科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数据库应用、区块链安全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软件、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应用、区块链安全技术等。主持及参与四川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30多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40多项。


论文发表情况


1. 一-种SQLServer自动判题系统,发明专利,授权时间:2022.8

2. 基于碎片化学习的大学计算机类课程管理平台,发明专利,授权时间:2023.2

3. Study on Feature Set for Community-Oriented Anomaly Det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国际期刊 Vol.5,No.5,2013第一作者

4.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R-tree Spatial Index Based on K-Means Clustering,《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国际期刊Vol. 6, No. 10,2012 ,EI:20122615185622 独著,


科研项目情况

1、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四川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系统研究与实现”,2016-2018,主持

2、科研项目:“大数据收录及智慧研判系统研发服务”,2020-2021,主持

3、科研项目:“智能家居软件开发(IOS手机与平板电脑APP)”,2018-2019,主持

4、科研项目:  “区块链产业学院综合实训平台”,2022-2023,主持


联系方式:   QQ:24215272    E-mail:icediao@cuit.edu.cn



郑庆霄副研究员  简介


基本信息:郑庆霄,男,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区块链与分布式存储,高性能区块链应用



个人简介

       郑庆霄,中共党员,男,硕士,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工程专业教师,并负责教授《算法分析及应用》、《加密货币技术》、《区块链应用开发》、《加密货币应用开发实践》等研究生及本科课程,主持进行了《可信数据产品管理软件》等项目。分别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及工学硕士学位,目前博士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专业。先后任职于华为,DELL-EMC等国际500强企业,曾担任DELL-EMC分布式存储,数据保护及云计算领域架构师/经理,DELL-EMC中国区技术委员会数据保护领域主席及全球专利评审委员会委员,所负责产品(Avamar)在Gartner魔力象限数据保护领域长期居于领导者象限。在DELL-EMC工作期间,作为系统架构师及技术经理主持了Avamar产品(该产品在数据保护Gartner魔力象限中处于领导象限)的云端数据保护功能,分布式存储系统优化,硬件全闪存平台升级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了多项专利创新成果。

近年来发表论文多篇,共申请了3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和2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目前已有1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存储,虚拟化云平台,数据保护,分布式通信等方面。


论文发表情况

《KNN-Based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Better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n Blockchain as a Service (BaaS) Systems》 Electronics 2023, 12(6), 1429;(SCI三区)

《Research on Blockchain Consensus Mechanism for Judicial Depository Applications》, 202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EIECS), Changchun, China, 2023, pp. 913-918, doi: 10.1109/EIECS59936.2023.10435415.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进行了中电科研究所合作《可信数据产品管理软件》项目。

主持进行了校内科研项目《区块链统一应用开发平台》项目及课题研究。

主持进行了四川大学合作项目《临床路径设计-追踪-可视化分析系统》。

参与制定了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区块链关键服务安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

主持省级教学项目: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新兴数字产业的区块链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建设》

已获授权专利:

1. Intelligent solution to support the unified distributed real-time quota limitation/US10931594/发明专利/2021-02-23/granted/第一发明人

2.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managing a virtual machine/US10733008/发明专利/2020-08-04/granted/第一发明人

3.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ata backup/US10983718/发明专利/2021-04-20/granted/第二发明人

4. Agent-less disk partition backup/US10810090/发明专利/ 2020-10-20/granted/第三发明人

5.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validating cache file/US2020133860/发明专利/2020-04-30/granted/第三发明人

6. Method of dynamically assigning a quality of service/US2018249474/发明专利/2018-08-30/granted/第三发明人

7.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arallel migration of data/US10979502/发明专利/2020-04-13/granted/第四发明人

8. Virtual machine image backup to exclude system page file/US10853185/发明专利/ 2020-12-01/granted/第四发明人

9. Converg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US2017302775/发明专利/2017-10-19/granted/第四发明人


联系方式:zqx@cuit.edu.cn



刘强副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刘强,男,副教授,四川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图像/视频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嵌入式系统设计


个人简介

刘强,副教授,生于1982年,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信息与信号处理专业博士学位。


获奖情况

1. 多次荣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蓝桥杯大赛和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长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0余项


论文发表情况

1. Qiang Liu, Xiaohai He, Qizhi Teng, Linbo Qing, Honggang Chen. BDNet: A BERT-based Dual-path Network for Text-to-Image Cross-modal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J]. Pattern Recognition, 2023, 141: 109636.

2. Qiang Liu, Xiaohai He, Mozhi Zhang, Qizhi Teng, Bo Li, Linbo Qing. Feature separation and double causal comparison loss for visible and infrar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J].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22, 239: 108042.

3. Qiang Liu, Qizhi Teng, Honggang Chen, Bo Li, Linbo Qing. Dual adaptive alignment and partitioning network for visible and infrared cross-modality person re-identification[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22, 52(1): 547-563.

4. Baoguang Qi, Yi Chen, Qiang Liu, Xiaohai He, Linbo Qing, Ray E. Sheriff, Honggang Chen. An Image-Text Dual-Channel Union Network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3, 72: 1-16.

5. Bo Li, Xiaohong Wu, Qiang Liu, Xiaohai He, Fei Yang. Visible Infrared Cross-Modality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Adaptive Pedestrian Alignment[J]. IEEE Access, 2019, 7: 171485-171494.

6. Yong Yan, Qiang Liu, Xiao Qin Gao. Motor fault diagnosis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and attention mechanism[J]. Journal of Sensors, 2021, 2021: 1-9.

7. Zisong Yu, Qiang Liu.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in Coastal Areas Based o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9, 93(SI): 329-334.

8. Yuting Li, Linbo Qing, Xiaohai He, Honggang Chen, Qiang Liu.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elf-distillation[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23, 53(8): 9396-9408.

9. 王叶,刘强,卿粼波,滕奇志,何小海.基于自适应空间正则化和畸变抑制的相关滤波跟踪[J].光电工程,2021,48(01):27-37.

       10.邓描,刘强,陈洪刚,王正勇,何小海.一种基于特征正则约束的异常 检测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7(06):1077-1083.

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公共空间城市规划的视频分析及量化预测关键技术研究”,2018/01-2022/12,参与

2.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真实监控场景的行人重识别关键技术研究”,2022/01 - 2023/12,项目主研

3. 成都市产业集群协调创新项目“新一代大型机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子项目:机场飞行区运行安全监测与智能调度)”,2018/01-2021/12,参与

4.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B05,2023/01 - 2024/12,项目主研

5. 技术开发项目“加油站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开发”,2023/9-2024/12,项目主研

6. 技术开发项目“智能斑马线设计与开发”,2023/07-2023/12,项目负责人


       专利

1. 陈洪刚,刘强,何小海,任超,卿粼波,熊淑华,吴晓红,滕奇志,一种基于采样重构和特征增强的压缩图像质量提升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2011057427.7

2. 陈洪刚,刘强,滕奇志,何小海,卿粼波,吴晓红。一种基于双变换对齐与分块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010814790.2。

3. 何小海,刘强,滕奇志,陈洪刚,卿粼波,李波,吴晓红。一种特征分离与因果比较损失的跨模态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011425821.1。专利状态:受理。

4. 何小海,刘强,滕奇志,陈洪刚,卿粼波,吴晓红。一种基于BERT的文本到图像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111509721.1。

5. 何小海,邓描,刘强,王正勇,陈洪刚,吴晓红,余艳梅。一种用于异常检测的特征自回归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911170284.8。

6. 何小海,齐宝光,刘强,陈洪刚,吴晓红,吴小强,滕奇志。一种基于图像文本双通道联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011425821.1。

7. 吴晓红,杨萍,刘强,李波,陈洪刚,何小海。一种基于逐点特征匹配的跨域行人重识别。申请号:202210073006.6。

8. 何小海,李雨婷,刘强,曾王明,卿粼波,陈洪刚,吴晓红。一种基于自蒸馏的图像分类方法。申请号:202210157100X。

9. 何小海,王叶,刘强,滕奇志,陈洪刚,卿粼波,吴晓红。一种结合自适应空间权重和畸变抑制的相关滤波跟踪方法,申请号:202010001660.7。

10. 何小海,李波,吴晓红,刘强,陈洪刚,卿粼波,滕奇志。一种基于自适应行人对齐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910951963.2。

11. 吴晓红,吴稳稳,何小海,刘强,陈洪刚,卿粼波,吴小强。一种基于全局注意力的特征融合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申请号:201911270269.0。

       12.陈洪刚,李自强,王正勇,何小海,刘强,吴晓红,熊书琪。一种基于外观和动作特征双预测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申请号:202011263894.5。


联系方式:E_mail: lwq@cuit.edu.cn   Tel:15928681548





上一条:2024年区块链产业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公示(第一批) 下一条:2024年区块链产业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公示(第一批)

关闭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信息楼四楼
电话:028-85723220        Email: qkl@cuit.edu.cn
版权所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