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正文

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26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日期:2025-11-04 黄源源    点击:[]

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本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吸引和聚集国内高水平研究人员来本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同提高本实验室研究水平,根据《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依托单位的相关管理规定,设立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现将《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6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发布如下。

一、资助对象

本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国内开展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技术研究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等单位开放,凡以上单位中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工作者,均可提出资助申请。同时,本实验室接收国内研究人员自带课题或经费,利用本实验室设备开展科学研究。

二、开放课题重点资助选题方向

根据本实验室的研究任务,本年度主要资助以下方向的研究:

1.抗量子密码灵活密钥封装与协同签名关键技术研究

2.全同态加密实用化技术路线与多场景应用评估研究

3.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安全性研究

4.面向复杂问题求解的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5.AI驱动边缘智能的鲁棒认证与信任管理研究

6.面向具身智能的网络攻击检测与模型鲁棒性研究

7.后量子密码在资源受限终端中的侧信道防护技术研究

8.通信抗干扰与安全传输一体化智能决策方法研究

9.数据安全存储与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10.基于多模态多任务协同计算的网络虚假信息智能检测研究

11.面向SEG-Y格式地震数据体的自适应鲁棒水印与溯源应用研究

12.面向具身智能系统在全域感知数据共享中的隐私保护数据合成方法

13.面向恶意服务器的联邦学习轻量级可验证安全聚合机制研究

14.人工影响天气智能作业模型鲁棒性和可解释性技术研究

15.基于密码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医学影像设备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三、申请办法

申请人根据本实验室申请指南中的选题方向,自行选择前沿课题,在申请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5日)之前填写并提交《申请书》电子版(封面页、承诺书页(申报单位)、申请审查意见页加盖申报单位公章,承诺书页(课题负责人)由课题负责人签字),待正式立项后再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肆份)与任务书一并寄回。

申请人提出的项目申请,由本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于2025年11月30日前立项公示,12月8日前发布立项公告并通知申请人。获得资助的申请人自动成为本实验室访问学者。为了鼓励申请人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合作,本实验室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与实验室有合作基础的研究人员。

申请人要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保证申请书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夸大和不准确的内容。

四、开放课题管理

1.开放课题执行期限一般为2年,项目经费根据研究进度,分两次划拨,分别为:立项后(50%)、验收后(50%)。

2.课题类型分为重点、一般、自筹三类,申报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近三年主持完成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中科院二区及以上的学术论文;申报一般课题的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近三年主持完成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中科院三区及以上的学术论文;申报自筹课题的负责人须具有初级(助教或助理工程师)以上(含初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近三年主持完成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科技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

3.课题管理由本实验室负责实施。更详细的课题管理办法,请参阅《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4.课题预期成果

(1)重点课题预期成果至少包含:发表SCI期刊中科院一区或CCF A类会议及以上论文1篇;

(2)一般课题预期成果至少包含:发表SCI期刊中科院二区或CCF B类会议及以上论文1篇;

(3)自筹课题预期成果至少包含: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期刊中科院四区或CCF C类会议及以上论文1篇。

5.本实验室组织专家按照研究计划对项目实施阶段检查。项目负责人需向本实验室提交年度研究总结报告和中期总结报告,并在本实验室学术年会上进行汇报。项目结题时,由学术委员会对项目完成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评价。

6.课题如无法按期完成或要求更改计划,须提前半年提出书面申请,由本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做出处理决定。对于进展不良或不按本实验室有关规定执行的课题,经本实验室主任批准,可以中断该课题资助或收回原批准的课题经费,并将情况进行公开通报。

7.由本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课题所获取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报告、著作等)归本实验室与申请者所在单位共享,并共同署名。中文单位署名“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英文单位署名“Advanced Cryptography and System Security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发表论文时,需注明“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XXX号)”或“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Open Fund of Advanced Cryptography and System Security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Grant No. xxx)”,项目资助编号标注需位于前2位。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吕老师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邮编:610025

电话:028-85783507、180-8040-4771

E-mail:acsskl@cuit.edu.cn



                                        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二〇二五年十一月四日

下一条:“区块链+治理”方向

关闭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信息楼四楼
书记信箱:linxidi@cuit.edu.cn       院长信箱:cuitzsb@cuit.edu.cn
电话:028-85723220        Email: qkl@cuit.edu.cn